竞博体育10月1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六场发布会,同时也是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专场发布会。省审批服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省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家上午好!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在这里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六场发布会,同时也是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专场发布会。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
请他们介绍我省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感兴趣的问题。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省审批服务管理局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是我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全力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将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有效抓手。省政府高规格组织召开全省经营主体提升年动员部署会议,金湘军省长鲜明提出“五抓五提升”工作要求。各级充分发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工作专班牵头抓总、统筹督导作用,围绕“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优结构”,精准发力、靶向攻坚,全力推动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打造“十大平台”,促进集聚发展。工作专班积极推动各市、各部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着力打造经营主体集聚、集群发展的“孵化器”。在实施链长制方面,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链和首批20家“链主”企业实施延链补链,链上企业已达514户。在发展专业镇方面,全省262个专业镇,聚集经营主体5572户。在培育乡村e镇方面,引进电商龙头企业257户,带动就业3.8万余人,网络零售额达57.31亿元,同比增加50%以上。在打造文旅康养集聚区方面,全省布局50个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单位,确定10个县(市、区)打造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带动发展产业综合生态体系。在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方面,建设智创城11个,全省省级平台入驻企业3万余户,带动就业25万人。在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方面,围绕国家重点和省级龙头企业,全省集聚农业经营主体44.4万户,其中,农业企业7.4万户,农民合作社8.6万户,家庭农场6万户。在提升城市“烟火气”方面,18个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入驻经营主体3932个,网红打卡地144个,带动就业近2万人,吸引客流6085万人。11个市部署烟火气集聚区236个,入驻经营主体1.9万户。在打造开发区升级版方面,93个开发区集聚经营主体达26万户,今年新增企业4.2万户。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网络货运”发展迅速,集聚经营主体497家,其中入统企业达191家。在发展楼宇经济方面,大同引进京东物流特色楼宇,太原小店区荣列2023年度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城区30强。“十大平台”已经成为培育、集聚、壮大经营主体的重要载体。
二是实施“六项行动”,提高发展质量。工作专班制定印发《2023年经营主体提升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六大提升行动”。推动“个转企”。在大同、运城开展试点,“真金白银”给予奖励,截至9月底,“个转企”已达1291户。推动“小升规”。制定规上工业企业净增方案,全省规下重点企业培育库收录企业1645户。推动“规改股”。组织申报中小微企业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奖励资金,持续开展强化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累计培育“规改股”1895家。推动“股上市”。积极推荐我省146户中小企业进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培育“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全省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8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9家。优化涉企服务。重点选取50件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编制集成服务办理标准,全面深化“一件事一次办”。209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省市两级及30%左右的县(市、区)实现政务服务超市“7×24小时不打烊”。上线运行全省统一的涉企政策服务平台,实现涉企政策发布、匹配、精准推送“一站式”管理。截至9月底,平台共发布各类涉企政策2703条,上架可申报、可享受奖补事项406项。
三是紧盯问题治理,解决发展难题。紧盯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48条”“78条”中56项奖补政策落地,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完善机制、加快兑现,目前已兑现到位46项,2.5万个项目或企业、个人获得奖补资金31.82亿元。紧盯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着力推动39个部门、11个市和山西综改示范区的1543个问题逐一解决,截至9月底,问题解决率达95.38%。紧盯“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问题治理,在省纪委监委统筹推动下,组织全省各级各部门开展问题自查和纠治,发现问题871个,解决569个,同步完善政府守信践诺长效机制。
通过综合发力、同向发力,全省经营主体发展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9月份,新登记经营主体达68.8万户。截至9月底,我省经营主体总量达429.1万户,全省企业数达118万户,占比达27.5%。每千人拥有企业数为33.78户,高于去年同期28.92户,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涉税经营主体达210.83万户,同比增长22.69%,占全部经营主体的49.14%。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全面创优营商环境为路径,以完善要素支撑体系为保障,在持续巩固提升各平台集聚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四类平台”集聚优势。围绕乡村e镇,着力构建“产业+电商+配套”可持续发展电商生态体系。围绕文旅康养,创建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深入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围绕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创业全链条培育体系。围绕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构建“链主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主体矩阵。牢牢聚焦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全力以赴助企纾困,切实推动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发展,全力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经营主体集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我省将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从政策支持、载体建设、生态营造等多个方面,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平台量质齐升,逐步构建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培育体系,有效引育了一批经营主体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在强化政策引领上下功夫。围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我委将与省科技厅共同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要素配置、优化产业创新模式、健全成果转化体系竞博体育、完善创新生态环境等5个方面,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切实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力能力。
二是在壮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上下功夫。继续推动现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提质升级,通过完善制度、优化管理、政策引导,推动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将新认定一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领域,组织省内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院所、高校,创建更高质量的省工程研究中心。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对标国家对工程研究中心的新定位、新要求,整合竞博体育、优化、提升,争取我省工程研究中心纳入国家级管理序列。
三是在推进项目建设上下功夫。谋划一批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项目,提升创新创业项目质量,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纳入省级重点工程。支持一批创新创业项目,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山西智创城建设水平,带动更多创新型、高质量经营主体在我省集聚落地、发展壮大。谢谢!
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请问我省在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载体和服务环境,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上有哪些重要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省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眼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用“真金白银”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我省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一是强化统筹布局,集聚高端“创新源”。我们充分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先后出台《山西省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山西省省校合作科研机构建设运行与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3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6亿元,推动新获批和重组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新建省实验室5家,与国内知名高校共建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山西北大碳基薄膜电子研究院、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4家省校合作机构,构建起多层次人才事业发展平台。
二是坚持精准施策,注入金融“甘露水”。我们着力加快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出台《科技金融专项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启动实施省科技金融专项,畅通银企对接通道,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科贷通宝、高招易贷、高新贷、阳光科创贷、技术流等科技型企业专属金融产品,3年累计举办银企对接会55场,为977家科技型企业成功授信38.45亿元。
三是完善培育体系,打造高企“倍增器”。我们坚持高效配置和精准孵化,积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体系,推动建成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301家,省级及以上孵化器78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家。高质量组织科技创新创业讲堂,高标准举办创新创业大赛,3年累计投入奖补资金2.8亿元,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截至2022年底,全省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916家,较2017年增长2.5倍,创新主体加速集聚、量质齐升。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强创新主体集聚平台,为我省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和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作出更大贡献。谢谢!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十大集聚平台之一,请问龙头企业培育成效如何?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农业龙头企业是构建经营主体集聚平台的重要力量,也是全面推动农业“特”“优”发展的硬核支撑。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经营主体提升年的决策部署,持续优化“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全力推动龙头企业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高水平打造农业经营主体集聚平台。
一是增主体。实施农业经营主体梯次培育计划,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成长为家庭农场,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截至目前,全省农业经营主体44.4万户,同比增长21.6%。其中:家庭农场6万户,农民合作社8.6万户,农业企业7.4万户。全省现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45家,省级龙头企业826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850家。
二是强实力。统筹整合产业发展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亿元,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和特优农业强县等项目建设,将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现代资源要素“引”向农业、“流”向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省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达到847亿元,58家建有博士后工作站,383家建设了技术产品研发中心。前三季度全省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2596亿元,同比增长6.1%。
三是延链条。发挥龙头企业的链主作用,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参与全产业链分工协作,不断拓展农业的食品保障、休闲体验、生态涵养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了旱作高粱、晋南苹果、道地药材、山西谷子等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四是树品牌。以“有机旱作·晋品”为引领,持续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山西特优农产品品牌矩阵。“有机旱作·晋品”团体标准达到30项,培育优势区域公用品牌10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达到127个,“圳品”156个。
五是联农户。完善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机制,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带领小农户融入大市场,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全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引领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农户262万户,吸纳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超过10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加工转化、市场营销、品牌拓展、融合发展“五个能力”提升行动,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推动龙头企业由弱到强、加工层次由粗到精、产业业态由少到多、产业布局由散到聚,力争到年底,国家级龙头企业突破50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900家,全省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突破3500亿元。谢谢!
按照“经营主体提升年”工作部署,请问省商务厅将重点从哪些方面继续深入推进乡村e镇建设?另外,关于提升城市烟火气的工作,能否介绍一下在“烟火气集聚区”平台建设方面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
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省商务工作,特别是乡村e镇建设和“烟火气集聚区”平台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乡村e镇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全省100个乡村e镇总投资规模达286.7亿元,总产值337.3亿元,主导产业投资额达106.89亿元。网络零售额达57.31亿元,同比增加50%以上。经营主体数量增加到9122户,实现税收5.75亿元,培育网红和本地企业负责人2529人,带动就业3.8万人,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一是持续推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立足我省当前农村电商发展基础,着眼做大做强农村电子商务新业态,充分激发农村经营主体活力,有效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人投身电商领域,使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市场稳步发展,为我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能、新平台、新支撑,并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山西名片。
二是持续推动“产业+电商”融合发展。发挥乡村e镇在品牌策划、流通渠道、网络销售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提升电商产业化、产业电商化水平,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能力,开发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的消费品,打造一批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本土网络品牌。
三是提升电商公共服务能力。支持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提升产品网货化、标准化、营销策划等服务能力,完善电商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以龙头电商企业为主的产业链条,带动商贸流通企业、物流快递企业、电商服务企业集聚发展。
四是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加大对本土电商带头人、本地网红专业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组织开展“数商青年”电商云课培训、“灯塔计划”专业电商人才培训,提升本土直播机构业态创新能力、服务运营能力和网红带货能力,同时,积极对接全国知名网络平台,优势互补、借船出海、抱团发展。
五是加快健全农村快递物流网络。推动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引导邮政、快递、物流、商贸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建立完善物流共同配送服务规范和运营机制,推动物流快递统仓共配。推动寄递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谋划建设电商“云仓”类项目,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我省今年开展了2023年农村寄递物流全覆盖提质工程,我省将对2023年农产品及农副产品上行网络销售额10万元以上(含10万)且快递物流单量1000单以上(含1000单)的经营主体进行补贴,补助金额1元/单,快递费不足1元者据实补助。单个经营主体全年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含100万元)。通过对我省农产品经营主体网上销售农产品进行快递物流补贴,进一步减轻网商的运营成本,激发经营主体开展网络销售的积极性。谢谢!
关于您的第二个问题。在“烟火气集聚区”平台建设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资金方面的务实举措,在本土品牌创建、打造山西样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在城市商业方面,我们利用商贸流通发展项目资金对“烟火气”项目给予了资金支持。推动太原市钟楼街、忻州古城步行街创建国家级示范步行街,优化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和文旅消费集聚区,完善消费载体空间布局,在主要街区开展“晋情消费 乐购步行街”活动。今年国庆期间,9条省级步行街人流量达到378万人次,营业额达到4.1亿元。前三季度,18个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经营主体数量达3932个,营业额达到12.6亿元,均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
二是在便民消费方面,我们持续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目前,我省已有运城、太原、晋城3个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有阳泉、朔州、忻州、晋中4个省级试点城市,全省一刻钟商圈试点城市市级覆盖率达到63%,67个生活圈商业网点数量近2万个,百姓购物更加便捷。按照我省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到2024年我省将实现试点城市全覆盖。目前我们正在全省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星级评选认定工作,力争在全省打造一批生活圈样板,将我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
三是在本土品牌打造方面,我们鼓励老字号企业在管理制度创新、研发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品牌影响创新等方面开展传承振兴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重要展会,提高我省老字号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并对取得明显成效的老字号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开展省内新一批的“三晋老字号”认定工作,并向商务部推荐第三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力争今年我省“中华老字号”企业有突破。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经营主体提升年”工作安排,持续推进乡村e镇和“烟火气集聚区”建设工作,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谢谢!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成为我省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战略目标,作为我省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今年以来,省文旅厅以打造文旅康养集聚区平台为抓手,树牢“抓转型必须抓文旅,抓文旅就是抓转型”理念,以集聚区建设引领文旅康养产业全省域、全链条、全要素高质量发展。
各地根据《文旅康养集聚区打造实施方案》,重点在夯实平台载体建设、优化要素市场环境、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大软件服务支撑、强化政策支持保障5个方面发力。10个文旅康养集聚区充分整合辖区优质康养、文旅资源和产业要素,大力促进文旅康养形态重塑和产业升级。晋城市泽州县高起点实施康养产业布局,打造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建设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太原晋源区打造环古城康养民宿、晋阳文化旅游康养、乡居康养度假三大文旅康养集群。运城市盐湖区深化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态环境治理,打造5大重点文旅康养产品。晋城陵川县实施开展“三个一批”文旅康养产业项目推进行动,开展民宿联审联办,方便了经营者,规范了市场秩序。集聚区打造实施以来,有效激活经营主体活力,对区域经济贡献不断增强。朔州市右玉县出台文旅康养项目建设奖励支持政策。忻州市忻府区忻州古城、太原市晋源区太原古县城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大力发展夜演、夜展、夜娱、夜游、夜食、夜购、夜宿等业态。
下一步,省文旅厅将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文旅康养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创优文旅康养消费场景,打造新型旅游消费业态,开展文旅康养示范区范式创建,强化软件服务支撑能力,推动10个县(市、区)打造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经营主体活跃、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集聚程度高、具有经济支柱效应的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集聚区。谢谢!
非常感谢省审批服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六位负责同志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 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第十六场)。。!
10月1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六场发布会,同时也是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专场发布会。省审批服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省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家上午好!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在这里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六场发布会,同时也是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专场发布会。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
请他们介绍我省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感兴趣的问题。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省审批服务管理局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是我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全力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将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有效抓手。省政府高规格组织召开全省经营主体提升年动员部署会议,金湘军省长鲜明提出“五抓五提升”工作要求。各级充分发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工作专班牵头抓总、统筹督导作用,围绕“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优结构”,精准发力、靶向攻坚,全力推动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打造“十大平台”,促进集聚发展。工作专班积极推动各市、各部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着力打造经营主体集聚、集群发展的“孵化器”。在实施链长制方面,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链和首批20家“链主”企业实施延链补链,链上企业已达514户。在发展专业镇方面,全省262个专业镇,聚集经营主体5572户。在培育乡村e镇方面,引进电商龙头企业257户,带动就业3.8万余人,网络零售额达57.31亿元,同比增加50%以上。在打造文旅康养集聚区方面,全省布局50个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单位,确定10个县(市、区)打造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带动发展产业综合生态体系。在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方面,建设智创城11个,全省省级平台入驻企业3万余户,带动就业25万人。在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方面,围绕国家重点和省级龙头企业,全省集聚农业经营主体44.4万户,其中,农业企业7.4万户,农民合作社8.6万户,家庭农场6万户。在提升城市“烟火气”方面,18个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入驻经营主体3932个,网红打卡地144个,带动就业近2万人,吸引客流6085万人。11个市部署烟火气集聚区236个,入驻经营主体1.9万户。在打造开发区升级版方面,93个开发区集聚经营主体达26万户,今年新增企业4.2万户。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网络货运”发展迅速,集聚经营主体497家,其中入统企业达191家。在发展楼宇经济方面,大同引进京东物流特色楼宇,太原小店区荣列2023年度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城区30强。“十大平台”已经成为培育、集聚、壮大经营主体的重要载体。
二是实施“六项行动”,提高发展质量。工作专班制定印发《2023年经营主体提升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六大提升行动”。推动“个转企”。在大同、运城开展试点,“真金白银”给予奖励,截至9月底,“个转企”已达1291户。推动“小升规”。制定规上工业企业净增方案,全省规下重点企业培育库收录企业1645户。推动“规改股”。组织申报中小微企业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奖励资金,持续开展强化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累计培育“规改股”1895家。推动“股上市”。积极推荐我省146户中小企业进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培育“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全省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8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9家。优化涉企服务。重点选取50件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编制集成服务办理标准,全面深化“一件事一次办”。209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省市两级及30%左右的县(市、区)实现政务服务超市“7×24小时不打烊”。上线运行全省统一的涉企政策服务平台,实现涉企政策发布、匹配、精准推送“一站式”管理。截至9月底,平台共发布各类涉企政策2703条,上架可申报、可享受奖补事项406项。
三是紧盯问题治理,解决发展难题。紧盯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48条”“78条”中56项奖补政策落地,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完善机制、加快兑现,目前已兑现到位46项,2.5万个项目或企业、个人获得奖补资金31.82亿元。紧盯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着力推动39个部门、11个市和山西综改示范区的1543个问题逐一解决,截至9月底,问题解决率达95.38%。紧盯“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问题治理,在省纪委监委统筹推动下,组织全省各级各部门开展问题自查和纠治,发现问题871个,解决569个,同步完善政府守信践诺长效机制。
通过综合发力、同向发力,全省经营主体发展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9月份,新登记经营主体达68.8万户。截至9月底,我省经营主体总量达429.1万户,全省企业数达118万户,占比达27.5%。每千人拥有企业数为33.78户,高于去年同期28.92户,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涉税经营主体达210.83万户,同比增长22.69%,占全部经营主体的49.14%。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全面创优营商环境为路径,以完善要素支撑体系为保障,在持续巩固提升各平台集聚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四类平台”集聚优势。围绕乡村e镇,着力构建“产业+电商+配套”可持续发展电商生态体系。围绕文旅康养,创建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深入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围绕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创业全链条培育体系。围绕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构建“链主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主体矩阵。牢牢聚焦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全力以赴助企纾困,切实推动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发展,全力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经营主体集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我省将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从政策支持、载体建设、生态营造等多个方面,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平台量质齐升,逐步构建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培育体系,有效引育了一批经营主体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在强化政策引领上下功夫。围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我委将与省科技厅共同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要素配置、优化产业创新模式、健全成果转化体系、完善创新生态环境等5个方面,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切实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力能力。
二是在壮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上下功夫。继续推动现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提质升级,通过完善制度、优化管理、政策引导,推动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将新认定一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领域,组织省内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院所、高校,创建更高质量的省工程研究中心。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对标国家对工程研究中心的新定位、新要求,整合、优化、提升,争取我省工程研究中心纳入国家级管理序列。
三是在推进项目建设上下功夫。谋划一批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项目,提升创新创业项目质量,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纳入省级重点工程。支持一批创新创业项目,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山西智创城建设水平,带动更多创新型、高质量经营主体在我省集聚落地、发展壮大。谢谢!
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请问我省在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载体和服务环境,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上有哪些重要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省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眼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用“真金白银”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我省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一是强化统筹布局,集聚高端“创新源”。我们充分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先后出台《山西省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山西省省校合作科研机构建设运行与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3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6亿元,推动新获批和重组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新建省实验室5家,与国内知名高校共建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山西北大碳基薄膜电子研究院、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4家省校合作机构,构建起多层次人才事业发展平台。
二是坚持精准施策,注入金融“甘露水”。我们着力加快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出台《科技金融专项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启动实施省科技金融专项,畅通银企对接通道,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科贷通宝、高招易贷、高新贷、阳光科创贷、技术流等科技型企业专属金融产品,3年累计举办银企对接会55场,为977家科技型企业成功授信38.45亿元。
三是完善培育体系,打造高企“倍增器”。我们坚持高效配置和精准孵化,积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体系,推动建成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301家,省级及以上孵化器78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家。高质量组织科技创新创业讲堂,高标准举办创新创业大赛,3年累计投入奖补资金2.8亿元,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截至2022年底,全省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916家,较2017年增长2.5倍,创新主体加速集聚、量质齐升。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强创新主体集聚平台,为我省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和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作出更大贡献。谢谢!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十大集聚平台之一,请问龙头企业培育成效如何?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农业龙头企业是构建经营主体集聚平台的重要力量,也是全面推动农业“特”“优”发展的硬核支撑。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经营主体提升年的决策部署,持续优化“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全力推动龙头企业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高水平打造农业经营主体集聚平台。
一是增主体。实施农业经营主体梯次培育计划,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成长为家庭农场,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截至目前,全省农业经营主体44.4万户,同比增长21.6%。其中:家庭农场6万户,农民合作社8.6万户,农业企业7.4万户。全省现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45家,省级龙头企业826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850家。
二是强实力。统筹整合产业发展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亿元,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和特优农业强县等项目建设,将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现代资源要素“引”向农业、“流”向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省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达到847亿元,58家建有博士后工作站,383家建设了技术产品研发中心。前三季度全省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2596亿元,同比增长6.1%。
三是延链条。发挥龙头企业的链主作用,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参与全产业链分工协作,不断拓展农业的食品保障、休闲体验、生态涵养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了旱作高粱、晋南苹果、道地药材、山西谷子等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四是树品牌。以“有机旱作·晋品”为引领,持续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山西特优农产品品牌矩阵。“有机旱作·晋品”团体标准达到30项,培育优势区域公用品牌10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达到127个,“圳品”156个。
五是联农户。完善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机制,通过订单生产竞博体育、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带领小农户融入大市场,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全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引领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农户262万户,吸纳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超过10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加工转化、市场营销、品牌拓展、融合发展“五个能力”提升行动,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推动龙头企业由弱到强、加工层次由粗到精、产业业态由少到多、产业布局由散到聚,力争到年底,国家级龙头企业突破50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900家,全省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突破3500亿元。谢谢!
按照“经营主体提升年”工作部署,请问省商务厅将重点从哪些方面继续深入推进乡村e镇建设?另外,关于提升城市烟火气的工作,能否介绍一下在“烟火气集聚区”平台建设方面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
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省商务工作,特别是乡村e镇建设和“烟火气集聚区”平台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乡村e镇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全省100个乡村e镇总投资规模达286.7亿元,总产值337.3亿元,主导产业投资额达106.89亿元。网络零售额达57.31亿元,同比增加50%以上。经营主体数量增加到9122户,实现税收5.75亿元,培育网红和本地企业负责人2529人,带动就业3.8万人,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一是持续推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立足我省当前农村电商发展基础,着眼做大做强农村电子商务新业态,充分激发农村经营主体活力,有效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人投身电商领域,使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市场稳步发展,为我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能、新平台、新支撑,并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山西名片。
二是持续推动“产业+电商”融合发展。发挥乡村e镇在品牌策划、流通渠道、网络销售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提升电商产业化、产业电商化水平,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能力,开发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的消费品,打造一批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本土网络品牌。
三是提升电商公共服务能力。支持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提升产品网货化、标准化、营销策划等服务能力,完善电商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以龙头电商企业为主的产业链条,带动商贸流通企业、物流快递企业、电商服务企业集聚发展。
四是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加大对本土电商带头人、本地网红专业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组织开展“数商青年”电商云课培训、“灯塔计划”专业电商人才培训,提升本土直播机构业态创新能力、服务运营能力和网红带货能力,同时,积极对接全国知名网络平台,优势互补、借船出海、抱团发展。
五是加快健全农村快递物流网络。推动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引导邮政、快递竞博体育、物流、商贸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建立完善物流共同配送服务规范和运营机制,推动物流快递统仓共配。推动寄递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谋划建设电商“云仓”类项目,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我省今年开展了2023年农村寄递物流全覆盖提质工程,我省将对2023年农产品及农副产品上行网络销售额10万元以上(含10万)且快递物流单量1000单以上(含1000单)的经营主体进行补贴,补助金额1元/单,快递费不足1元者据实补助。单个经营主体全年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含100万元)。通过对我省农产品经营主体网上销售农产品进行快递物流补贴,进一步减轻网商的运营成本,激发经营主体开展网络销售的积极性。谢谢!
关于您的第二个问题。在“烟火气集聚区”平台建设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资金方面的务实举措,在本土品牌创建、打造山西样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在城市商业方面,我们利用商贸流通发展项目资金对“烟火气”项目给予了资金支持。推动太原市钟楼街、忻州古城步行街创建国家级示范步行街,优化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和文旅消费集聚区,完善消费载体空间布局,在主要街区开展“晋情消费 乐购步行街”活动。今年国庆期间,9条省级步行街人流量达到378万人次,营业额达到4.1亿元。前三季度,18个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经营主体数量达3932个,营业额达到12.6亿元,均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
二是在便民消费方面,我们持续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目前,我省已有运城、太原、晋城3个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有阳泉、朔州、忻州、晋中4个省级试点城市,全省一刻钟商圈试点城市市级覆盖率达到63%,67个生活圈商业网点数量近2万个,百姓购物更加便捷。按照我省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到2024年我省将实现试点城市全覆盖。目前我们正在全省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星级评选认定工作,力争在全省打造一批生活圈样板,将我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
三是在本土品牌打造方面,我们鼓励老字号企业在管理制度创新、研发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品牌影响创新等方面开展传承振兴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重要展会,提高我省老字号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并对取得明显成效的老字号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开展省内新一批的“三晋老字号”认定工作,并向商务部推荐第三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力争今年我省“中华老字号”企业有突破。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经营主体提升年”工作安排,持续推进乡村e镇和“烟火气集聚区”建设工作,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谢谢竞博体育!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成为我省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战略目标,作为我省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今年以来,省文旅厅以打造文旅康养集聚区平台为抓手,树牢“抓转型必须抓文旅,抓文旅就是抓转型”理念,以集聚区建设引领文旅康养产业全省域、全链条、全要素高质量发展。
各地根据《文旅康养集聚区打造实施方案》,重点在夯实平台载体建设、优化要素市场环境、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大软件服务支撑、强化政策支持保障5个方面发力。10个文旅康养集聚区充分整合辖区优质康养、文旅资源和产业要素,大力促进文旅康养形态重塑和产业升级。晋城市泽州县高起点实施康养产业布局,打造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建设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太原晋源区打造环古城康养民宿、晋阳文化旅游康养、乡居康养度假三大文旅康养集群。运城市盐湖区深化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态环境治理,打造5大重点文旅康养产品。晋城陵川县实施开展“三个一批”文旅康养产业项目推进行动,开展民宿联审联办,方便了经营者,规范了市场秩序。集聚区打造实施以来,有效激活经营主体活力,对区域经济贡献不断增强。朔州市右玉县出台文旅康养项目建设奖励支持政策。忻州市忻府区忻州古城、太原市晋源区太原古县城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大力发展夜演、夜展、夜娱、夜游、夜食、夜购、夜宿等业态。
下一步,省文旅厅将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文旅康养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创优文旅康养消费场景,打造新型旅游消费业态,开展文旅康养示范区范式创建,强化软件服务支撑能力,推动10个县(市、区)打造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经营主体活跃、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集聚程度高、具有经济支柱效应的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集聚区。谢谢!
非常感谢省审批服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六位负责同志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